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正文

三星堆博物馆“焕新归来” 三大亮点不容错过

2023-07-27 22:18:35 来源:锦观新闻

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始试运行。在新馆中,1500多件(套)文物亮相,除了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还有近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其中包括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众多文物共同生动揭示出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彰显着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物上新 彰显古蜀神韵

现场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主题展开,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每个展区下设若干展陈单元。

新馆除展示1、2号祭祀坑出土文物外,还陈列展示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共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类文物共1500余件(套),数量为原展出文物的3倍有余,近600件文物为初次展出。

展出文物中,有三组文物实现了“历时三千年 跨坑重聚首”。青铜神坛、青铜鸟足神像、青铜骑兽顶尊人像三组文物采用“数字化修复演示”的展陈方式,借助修复师的手工拼对结合AI算法,通过数字化虚拟修复技术实现器物的跨坑拼接及修补复原,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原比例研究性复原的仿制品,重现文物神采。

除此之外,“月光宝盒”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出道即出圈”的扭头跪坐人像等网红文物也在新馆中悉数出展。

“未来,三星堆博物馆将持续打造一个数实融合、馆园一体、互联互通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朱亚蓉表示,“希望能够突破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丰富展陈方式,扩展展陈内容,增强互动体验,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古蜀国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数字科技 加持文化展示

走进展厅,就会发现新馆的展陈中运用了许多新的“科技力量”。“我们前期通过三维扫描、AI模拟对文物进行复原矫形,然后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很多展陈中,也都使用了3D打印的技术,来一比一还原文物。”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告诉记者。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中,展厅内运用AI修复技术、3D打印、三维数据复原新出土重器文物、大量珍贵图文影像资料和多媒体手段,全面反映出三星堆文物菁华的无穷魅力和三星堆百年考古的恢宏历程。

新馆“世纪逐梦”展区的“方舱考古”展项,采用最新的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将考古方舱还原到展厅里,反映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六个新坑的发掘工作。其使用的播放服务器立足于专业图形工作站,以此打造目前最前沿的视觉艺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场景。

“巍然王都”展区的“三星堆遗址沙盘折幕”,采用当下最复杂的投影机矩阵无缝融合技术,配合目前最先进的同步播放系统,实现了近二十个超高清画面同时播放延时不超过3毫秒的误差,实时将数十台投影矩阵的画面相融合,向游客流畅演绎三星堆古城的整体画面。

“多馆一体” 打造新鲜体验

新馆建筑设计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核心理念,三个起伏相连的堆体将游客服务、陈列展示、藏品管理功能融合一体,寓意“古蜀之眼”的大型玻璃幕墙,将建筑与环境巧妙结合。中庭的巨型螺旋坡道连接各层建筑,寓意对历史的探索和未来的探知。

新建成的游客中心承担购票、安检、入园等一系列基本功能。升级后的智慧票务系统极大提升了购、验票效率,让游客体验更加“丝滑”。

另外,新馆中庭还有一个半径巨大的室内单支座螺旋坡道,搭配同样巨大的环形铜质镂空吊灯,作为展陈辅助内容,为诠释恢宏古蜀文明增加延展宽度,同时也作为新馆内部地标,独占经纬。此外,新馆内部还设置了临时展区、多媒体展演区、休息区、文创售卖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在新馆本身之外,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也有了新的打造升级。作为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平台,据介绍,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其中工作区占地551.5平方米。展馆内容丰富、形式别具一格,空间设计独创别致,由玻璃墙将其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文保工作区和游览参观区。在游览参观区,观众可以通过图文展板、电子触摸屏、视频、小程序游戏、体感游戏等了解文物保护修复的科普知识,参与保护修复相关的互动体验,同时还能沉浸式参观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过程。

另外,据三星堆工作人员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旧馆的用途正在计划当中,可能会在将来用于数字化呈现或作为社教区域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王茹懿 摄影 何思田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标签:

相关阅读

大家爱看

thinkpad t450s评测(thinkpad t400 有S端子接口吗) thinkpad t450s评测(thinkpad t400 有S端子接口吗)

1、Thinkpad从来没有这个接口。2、话说回来,现在主流的都快用HDMI端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