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即日起,红网时刻聚焦宁乡火热一线,全方位呈现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力促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加快建设“工业强市 幸福宁乡”的新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作为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家最在意什么?
(资料图片)
作为监管者,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四个字:法治环境。
沩水之滨,心宁之乡。忆往昔,这片红色热土,曾走出何叔衡、谢觉哉、刘少奇等一大批具有深厚法治思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看今朝,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正成为“工业强市、幸福宁乡”实现“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目标的底气和后盾。
“强省会必须强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表示,要坚持以“法治宁乡”建设为主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环境。
在追求“良法善治”的旅途上,宁乡风劲帆满,破浪前行。
把稳“舵” 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竞争中的制胜“法宝”。经验证明,在法治的指引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理清。换言之,营商环境法治化的精神意蕴,在于为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营利行为提供全方位的行为规制与法治保障。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宁乡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工作始终,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一方面,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一把手”服务“第一线”,深入企业推进助企、惠企、安企各项措施,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涉法议题会前合法性审查,强化政府合同审查备案等。同时,严格规范制发“红头文件”,落实征求公众意见、公平性竞争审查等程序。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宁乡推动政策制定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通过市长企业接待日、千名干部联千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举措或活动了解企业需求,为涉企行政决策启动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宁乡出台了促进生命科学产业的若干政策、“股东式”服务25条、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三”稳31条等一系列政策,产业发展释放蓬勃动能。
加强政府合同管理,是宁乡市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治宁乡的特色和亮点工程。
宁乡为重大项目、重要活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实行重大合同由法律顾问团队和文件合同管理团队双人双审,促使法律意见的出具更优、更实、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创新性推行涉中小企业合同审查备案制度,对涉及中小企业的政府合同进行付款进度、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各方面的严格审查,确保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扬起“帆” 创新涉企纠纷化解
“一周不到就高效化解了纠纷,这种诉前调解的方式,省时省力又省钱。”近日,宁乡市人民法院仅用6天时间便顺利调解了长沙某餐饮公司与北京某信息公司47万余元结算款纠纷,某餐饮公司的代理律师为法院的高效司法竖起大拇指。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宁乡,这也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金标准”。
随着企业间交往越密集,涉企矛盾越频发,宁乡健全涉交通、建筑、商事、金融等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分层递进式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涉企纠纷调解驶上“快车道”。
2020年,宁乡市人民法院联合宁乡市工商联设立商事调解中心,实现法院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涉企纠纷起诉至宁乡法院后,经立案窗口进行案件甄别分流。简易的商事案件,委派至商事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复杂疑难的案件将分流至相应庭室进行审理。
这种有效引导、繁简分流的方式,可谓“一举三得”:一方面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一方面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了企业纠纷。而通过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诉前,为企业减少负面效应,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立足商事调解中心,2022年以来,宁乡深入开展涉企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受理案件629件,调解案件484件,调解成功案件205件,涉案资金1.01亿,到位履行资金6648万,有效推动了涉企纠纷源头治理,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司法保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更多活力。宁乡“工商联+法院”破题涉企纠纷高效解决渠道经验,也因此获评2022年“创新中国”工商联(商会)工作区县工商联工作最佳案例。
定好“锚” 精细服务护航发展
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有权威和震慑,也有温暖和守护。宁乡强化与企业共谋发展责任意识、共克时艰担当意识,从一处处细节彰显法治温度,为市场主体营造平等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和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成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在法治宣传上推陈出新,多渠道、多形式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在20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驻企业工作站;增设市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在全省率先成立园区蓝月谷法庭,实现“一园区一法庭”布局……宁乡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触及民营企业需求的“末梢神经”。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以及不折不扣的合法实施。在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也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活动的负面影响,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宁乡设立1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和聘请10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全流程监督营商环境服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专线,受理利用职权“索、拿、卡、要”或故意刁难,违规对企业检查、行政处罚或处理结果不公开等13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保护企业、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同时,宁乡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家案件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力度,落实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发布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等一系列措施。
一座城市,能在什么样的格局下审视自身,就能拥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把稳“舵”、扬起“帆”、定好“锚”,宁乡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致力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政府服务贴心、法治保障完善、举措利企便民的营商环境新高地,让民营经济在春风里笃定前行,让这片具有无限潜力的土地越来越热。
标签: